更多服务
邯郸英才网教你成为一名快消精英
日期:2021-09-26 浏览
快消行业的销售应该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了。走进超市,就会有各种试吃的促销摊位,还有各种身穿促销员马甲的销售卖力地推销商品,这就是底层快消业销售的缩影。快消的公司,大部分应届生都非常熟悉,从应届生起薪很高的玛氏,到职业通路一直口碑较好的宝洁,再到联合利华、上海庄臣、欧莱雅、雀巢等洋品牌和伊利、光明、中粮、上海家化等国企,快消业占据了每天电视广告的大部分时段和超市的大部分货架,所以,学生对这些企业“亲近”有加,甚至很多人因为喜欢某个产品而立志要加入这个产品所属的公司。

而在每年的校园招聘中,由于“管培”的名气以及这些企业待遇的确胜人一筹,它们也成为大部分学生心神向往的最佳Offer(很多快消公司的管培生工资已经过万了,诱惑的确不小)。的确,他们给的薪水至少起薪是有竞争力,不过在外企,快消人员工作5年后薪资方面和其他外企的差距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是个典型的高毕业起薪的行业。

而且快消的销售往往不需要特殊的技术背景。很多IT公司的Offer早就超过每个月1万了,甚至连2万的也听说过,可你如果不是IT背景的,就基本与你无关。而快消业,对那些读管理、语言或者其他文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一毕业就可以跨入万元户的机会,于是,学生们趋之若鹜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人家出大价钱可不是来当冤大头的,他们会花那么多钱来招聘人,培养人,录取最优秀的人,原因就在于快消这个市场很复杂,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的确需要非常优秀的人才。

比如沐浴露吧,如果你是读化工的,你很容易就知道原料的成本只是超市售价的一个零头而已,但他偏偏能卖几十元钱。为啥?这里面就有产品附加值的影响。这个附加值很多时候就是快消行业的利润增长点。曾经看过一些帖子,里面有一个说欧莱雅下面美宝莲这个品牌很多彩妆的配方可能是过去淘汰下来的兰蔻的配方,但一样的配方,美宝莲只能卖几十块,兰蔻的价格却是人家的10来倍,这就是产品附加值也就是品牌效应。

快消行业原材料成本和最终售价差别是很大的。在美国一瓶洗发水也就三四美元,国内也得这个价格,而国内的人力成本等都大大低于国外,于是,想要维持住自己的高售价,那么就必须在产品研发以及宣传上投入巨资。特别是宣传,真的可以说是快消行业最烧钱的一个地方,一不留神,就会由于营销费用管理不善而陷入亏损。

这个行业中其实还是有很多国内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比如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受伤很深的光明、蒙牛和伊利,其实也是这个FMCG大概念中的,记得过去在应届生论坛看到过一个帖子说,做销售市场不要去大牛的公司,因为你不卖力销售,人家也能卖得动。这个理解其实是片面的,这些企业,不管是国有的、民营的还是外资的,你在销售市场部呆着,平台就很大,眼界是不一样的,你的收获也是小公司没法比的。

打个比方吧,我有1亿元的广告经费,你在宝洁、联合利华哪怕是光明的市场部里面,你就知道多少该给线上广告,多少该给线下促销,怎么分配,这些你读再多的经济学也不会知道,这个叫做Know-how,意思是只有做了才知道的东西。当然,可能我在这类公司花了500万元最后效果也就那样,如果公司小,恐怕是吃不消你再来一次试试看的,而公司大的话,就有这个预算和能力去试水各种不同的营销模式。

之前看到一个外企市场部女生写的帖子,说这几年,网络市场开始变得重要起来,比如投放广告给土豆、优酷之类公司,性价比还行,等等。因为她身处大型外企,所以在公司有充足的其他渠道进行市场渗透的同时,可以试水一下网络市场,可如果是小型企业,恐怕每一步都要走得很谨慎,那么作为新人,就缺少了积累Know-how的平台。

在大公司做这类职位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家船大,给你很大的空间经历你读市场营销那会儿看到过的所有案例。所以,一个小型的外企和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如果是快消行业的话,我倒建议还是去大国企转转,也许由于企业的性质,工资一开始只是人家的一个零头,但初入职场,平台和眼界比收入更重要。哪怕你在宝洁之类的牛企,他们也会有新产品要上线,那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很宝贵的学习历程,前阵子放广告很多的卡玫儿香氛沐浴露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应该也是宝洁的一个新产品。所以在一个大的企业,在它们有很多很多产品线的今天,跟着大船走快消,那是没错的。虽然作为民企的娃哈哈的市场部也许比不上宝洁和联合利华的,可在那里一定会比某些小众品牌的快消外企学到的东西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