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人力资源跨界新职业的诞生,人力资源总架构师
日期:2021-10-24 浏览
在强调客户需求和人力资本价值的思维导向下,组织内部HR的价值创造依托于人才的跨界组合,新的职业应运而生。HR三支柱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一个启示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会产生三个重要的职业,第一是人力资源总架构师,第二是人力资源产品经理,第三是人力资源大客户经理。


人力资源总架构师是对人力资源组织模式、技术、HR能力进行整体架构,从而推动人力资源变革、升级和价值创造的高端人才。以组织模式为例,当组织准备进行HR三支柱变革时,需要搞清楚这样几个大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价值如何选择?业务价值如何选择?平台价值如何选择?需要有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够清晰地回答上述问题,这就是人力资源总架构师及架构团队。

组织对人力资源总架构师胜任素质的要求很高(见图10—1),他要将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移动化等技术新趋势迁移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对组织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知,能够与相关利益者一起设定目标,找到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并能驾轻就熟地进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与统筹落实,还能对HR能力如交付能力、咨询能力、商业能力等提出踏准时代节拍的新要求。总之,人力资源总架构师要以人力资源组织模式升级为基础,引导技术和HR能力升级,技术与HR能力的升级反过来可以丰富和升华组织模式的价值。


人力资源产品经理


90后、95后崇尚自由,富有情怀,有直截了当的价值观念,也有非同凡响的创新理念,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个人的职业忠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裸辞现象在企业中频繁上演。作为员工后盾的HR想尽办法提升员工的工作体验,由此催生了“员工体验官”之类的职业,如Airbnb设立了员工体验全球负责人(Global Head of Employee Experience)和员工体验部,谷歌、亚马逊等公司也开始关注员工体验。

然而员工体验官对HR服务的“客户”界定过于宽泛,一般员工是客户,高层管理者也是员工,假设你在HR三支柱中的SDC工作,与你有项目合作的另外两个支柱COE和HRBP的同事也是客户,这些客户的需求难道没有区别吗?此外,员工体验官主要以项目形式优化员工日常工作的体验,项目到期就结束,缺乏持续性。

HR三支柱的SDC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设立“人力资源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首先,该岗位要求人力资源产品经理面向两类对象:一类是人力资源产品的体验者——用户,包括使用人力资源产品的员工和管理者;另一类是人力资源内部客户,包括COE,HRBP,SDC等。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企业中这两类人群的需求不同。人力资源产品经理要想满足用户的需求,就要提升产品意识、设计思维,想尽办法打造人力资源精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创造惊喜。要想满足人力资源内部客户的需求,核心是与之达成共识。其次,人力资源产品经理重视将项目式的服务产品化,项目到期就结束,而产品会按周期持续循环、迭代优化。人力资源产品经理将重心从优化日常工作转向打磨人力资源产品,为用户、客户迭代出有价值的人力资源精品。





人力资源大客户经理


人力资源客户经理是面向事业群的人力资源通才,也是我们通常说的HRBP。HRBP深入的企业各个区域、各个业务领域、各个分子公司,一定有一些实力强、规模大、内部地位高、管理更规范的区域、事业群或分子公司。这时需要将一些HRBP部门升级成人力资源大客户部,设立人力资源大客户经理(Strategic Business Partner,SBP)。人力资源大客户部对SBP有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大客户部规模大、管理更规范,需要对HRBP的工作进行更细致、更专业的划分。首先,在人力资源大客户部设立职能组,如招聘、组织发展(OD)、员工关系等。这些职能组SBP是HR某职能的专才,主要职责是对接COE制定的战略和政策,属于人力资源大客户部的专家。其次,在人力资源大客户部设置BP组SBP,企业对他们的胜任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如:

(1)问题发现能力

在HRBP的胜任素质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非常重要,而SBP更需要有问题发现能力。SBP不能局限于跟在业务部门后面学习,而要超前洞察业务走向,治病于腠理。SBP从人才管理的角度,通过对问题前兆灵敏的洞察,帮助组织发现人才结构、团队活力、管理效能等方面的问题,让业务长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2)教练式赋能能力

以往HRBP的职能是辅助业务部门进行管理和激励,而管理具有被动性,激励具有滞后性。彼得·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能为企业所用,然而作为“人”,唯有人本身才能自我利用,发挥所长,这是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最本质的区别。对于组织中的人才,应通过赋能的方式,激发人才的主动性、自驱力。大客户部规模大,增长速度和业务形态变化快,技术更新速度快,HRBP部门一味通过扩大规模、弥补业务短板来支撑业务发展、辅助业务管理,会产生一些管理问题,不是可持续的思路。而SBP通过对业务负责人的教练式赋能,可以让业务负责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提升其人才管理、带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3)资源整合能力

SBP需要面对更大的管理幅度,以及跨部门、团队的协同,设立SBP可以在业务部门内部提高HRBP的地位和影响力。HRBP在推动方案时,能够与跨部门、跨团队的相关利益各方更平等地衔接、配合,并推动方案落地。

最后,在人力资源大客户部导入由SDC提供的BP助理,集中处理SBP在大客户服务中的共性、事务性工作,让SBP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为业务创造更大价值。人力资源大客户部的三个角色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跨界组合,形成新的SBP团队,在此基础上产生价值创造的综合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在不断延展拓宽,由此催生了新的职业。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职位还有HR大数据分析师与前线战略机动部队,这两个职位要协同发挥作用。战略机动部队了解一线需求、提出决策、寻求资源,HR大数据分析师在平台提供分析与决策支持,二者可以很好地发挥大数据加平台的作用。

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杨国安、李晓红指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会出现人才星探这类职位,通过绘制战略性人才地图,HR要了解业务最前沿的顶尖专家、学者在全世界的分布,并为业务部门提供人才情报,甚至建议业务部门将研发中心设立在该领域、该产业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以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

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频繁曝出“猛料”,先是阿尔法GO战胜围棋大师李世石,再有叫Watson的人工智能机器花十几分钟读完2000万页医疗文献,医治了医生都束手无策的病情。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曾鸣认为:未来大量基础性、可重复的脑力劳动,甚至较为复杂的分析任务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不禁遐想,未来服务广大员工的HR可能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了。